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故事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出土时人们并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后来史书中的一句“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让人们推测其与杨贵妃有关。杨贵妃的故事家喻户晓,而香囊则是故事的见证者。
《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杨贵妃身上佩戴的香囊就是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在这样凄惋的心情下,唐玄宗伤感叹息,愁苦郁闷成疾,终于在对杨贵妃的念念不忘中死去,时年78岁。
在西逃途中,唐玄宗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只留下《长恨歌》成为哀惋的绝唱。这段中国古代的经典爱情故事,因为这件香囊而变得触手可及、历历在目。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以球体形状为主,圆形线条给人以舒适,圆满的感觉,展现了柔软,温和的个性。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表面满饰葡萄花鸟纹饰,纹饰自然婉转,疏密考究,线面得体;花纹以顶点和底点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平衡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显示了极高的设计水平。通体镂刻葡萄花鸟纹,香囊外层镂刻的花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
玄宗年间,唐玄宗独爱贵妃杨玉环。因为贵妃喜舞,唐玄宗命人专门打造了这个银香囊,希望贵妃伴香起舞,并把其时时佩戴在身。因过度沉溺,日渐荒废政务,于是发生了马嵬事变。马嵬坡下,玄宗忍痛赐死贵妃,因心中仍有情,便未把香囊收回,以盼死后凭香寻人。后来如何,都成为了后世的遐想。但这段爱情,一直在流传,香囊就成了重要的见证。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阳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的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杨玉环与李隆基都有共同的爱好,喜欢音乐,舞蹈。他俩到李隆基创办的梨园里去演习。
梨园里长满梨树,梨花盛开。梨园弟子为皇帝和贵妃表演各种舞蹈和参军戏、角抵戏。原来杨玉环出身教坊,也有梨园生涯,她为自己遇到唐明皇这样的知音深感幸运,也为唐明皇开创梨园、发展艺术的业绩所折服。她带头下拜,众梨园弟子随之下拜,在梨树之下,拜认李隆基为梨园祖师爷。李隆基亲自作了《霓裳羽衣曲》,杨玉环为感李隆基宠幸之恩翩翩起舞,两人如痴如醉,李隆基大为感慨:“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杨太真外传》有过记载,有一年宫中的橘树结了许多果实,唐玄宗无意间发现两个长在一起的柑橘,马上派人喊玉环过来并对玉环说,“这橘子好像懂我的心意似的,知道我们俩心心相印难以分开,就叫它合欢实吧!”二人欣喜,席下共食果子。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次年兵临长安,唐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驿,距离陕西县城几十公里的地方。将军陈玄礼处死宰相杨国忠,杨玉环含泪自缢,历史上称之为“马嵬坡兵变”。在《旧唐书》卷五一中记载唐玄宗后来思念玉环,令人秘密去为其改葬。却遗憾只得到九个字的回复:“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尽管当初埋葬玉环的被子甚至尸体都腐臭了,杨贵妃随身佩戴的香囊却是余香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