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清历史

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哪些, 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经济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0:58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1405年到1433年,28年间郑和七度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一、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地方有 


1、西域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


    2、占城国


    亦称占婆,古国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国史籍上曾称之为林邑、环王。当地盛产稻谷,称“占城稻”,为稻谷良种之一,宋时传入中国;郑和下西洋后,占城稻在中国长江、珠江、闽江流域大面积引种、推广。福建省福州长乐一带称此稻为“占谷”或“黄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当地高杆晚稻的一个优良品种。


    3、爪哇国


    亦即麻口若巴歇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JavaIsland)。唐代以来的史籍称其地为“诃陵”“婆”。该岛北临爪哇海,南滨印度洋,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城市有雅加达(首都)、万隆、三宝垄、泗水(苏拉卡尔塔)。泗水为华裔长乐人聚居地。


    4、三佛齐国


    亦即室利佛逝国,梵文Srivijaya的音译,在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的古国,当时都约在今日的巨港(巴邻旁,Balenbang),位于苏门答腊东南部慕西河畔。


    5、暹罗国


    泰国(Thailand)的旧称,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十四世纪中叶,由暹国与逻国合并而成,南临暹罗湾。现首都为曼谷,泰国的华侨与华裔人数居世南亚首位。


    6、南天竺


    天竺为古印度别称,古籍又称天竺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岛的南部地区。


    7、锡兰山国


    亦即锡兰(Ceylan),或称狮子国,今称斯里兰卡(Srilangka)为亚洲南部岛国,隔保克海峡与印度东南部相望,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为佛教古国之一,主要民族为僧伽罗族与泰米尔族。首都科伧坡(Colombo),位于该岛西南。


    8、古里国


    又称“古里佛”,故地约在今印度半岛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Koxhikode)一带,为海上交通要冲。明永乐五年(1407)郑和二次下西洋时曾到此访问并立碑纪念。


    9、柯枝国


    亦译作“国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钦(Cochin)一带,是航道要冲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纪初与中国有友好往来。


    10、忽鲁谟斯国


    即霍乐木兹(Hormuz),又译作和尔木斯,地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Minab)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废址在霍尔木兹岛北岸,扼波斯湾出口处,为古代交通贸易要冲,今为对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1、木骨都束国


    今译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共和国首都,位于索马里东南,临印度洋。13世纪以前建有古城。郑和下西洋曾两度访此。


    12、南京龙江


    明初设“龙江船厂”于此。故址在今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带;水道旧称龙江,出龙江关通长江,龙江船厂曾为郑和下西洋造“宝船”,故又称“宝船厂”,造船的船坞叫“船作”,遗址犹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长1107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舵杆之长,足证郑和宝船规模之大。据《龙江船厂志》载,1411年(永乐九年)该船厂“改、造海船247只,备使西洋诸国”。龙江之滨原有天妃宫,已圮。


    13、长乐南山


    因位于福建省长乐县县治之南而得名,今长乐县城区街道环绕此山。海拔仅约四十余米,又称登高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有塔,称三峰塔(圣寿宝塔);有寺称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宫”,祀妈祖,《天妃灵应之记》碑即立此宫内;宫旁有郑和所建“三清宝殿”,殿内“钟鼓供仪,靡不俱备”,钟即“郑和铜钟”,原件抗战期间移南平市。以上寺、宫、殿均已圯,塔巍然存,加固整修,更为壮观。1935年,在原寺、宫、殿废址上建有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系该主馆主要陈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为“郑和公园”。


    14、兹港


    指长乐太平港通闽江。位于长乐县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狭义指靠近长乐县城吴航头一带的下洞江水域;广义泛指整个下洞江水域,该港原来江面宽阔,水深可泊巨舟,有“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说;港东北、东南屏峙首石、六平诸山,可蔽阻台风袭击,为避风良港。《长乐县志》《长乐六里志》均载有;三宝太监郑和通西洋,驻舟师造巨舶于此,奏改名为太平港等句。由于沦桑变化,今仅余一狭长水道,通小汽轮,原水道大部分成为沃野良田,部分辟为新居民区,该居民区主干道路称“太平港”路,与郑和路垂接。


    15、苏门答腊国


    又译作苏木都剌(Samud'ra)、苏文答剌、苏文达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umatraIsland)北部洛克肖马韦附近,今为全岛总称,该岛北临马六甲海峡,南濒印度洋,赤道横贯中部,为印尼西部大岛,面积43.4万平方公里,首府棉兰。


    16、满刺加国


    旧译亦作麻六甲,今译作马六甲(Malacca)14-16世纪马来亚半岛上的封建王国,位于今马来西亚、马六甲洲一带,居马六甲海峡要冲,1411年(永乐九年),该国国王拜里迷苏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来中国访问;郑和船队屡经其处,现马六甲州居民半数为华裔,其首府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为华裔;市内有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迹。


    17、阿丹国


    Aden,古国名,今译作亚丁,故地在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扼红海和印度洋出入口,为海陆交通要冲。古时为宝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纪前期便与中国互通使节、贸易。今之亚丁市位于亚丁湾一个突出的小半岛上。为也门民主队民共和国(南也门)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门合并为也门共和国,亚丁成为该国的“经济首都”。


二、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地理大发现”


    有研究者质疑,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没有“地理大发现”,这或许是因为其远洋航海的政治动机远远大过经济目的,不像欧洲探险家是在逐利心态下去远洋探险的。


三、下西洋主要目的在政治不在经济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仔细研究了郑和船队之后曾说,明帝国拥有整个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而郑和船队的规模可能比整个欧洲的海军之和都要庞大。那么,为什么郑和的船队没能促成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呢?有专家指出,“地理大发现”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专有名词。目前而言,硬要将郑和的航行套在这个词上面并无太多实际意义。应该看到,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对海洋的亲近感和自由驰骋的轻松态度,即使在当代也是很宝贵的人文精神。

    

四、郑和与他欧洲的同行们相比,差异在哪里?


    研究者指出,首先,地理大发现是出于对黄金和香料的需求。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商品作为交换手段的职能渐趋突出。当时欧洲流传着这样一种观念:“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不出产任何香料的欧洲在饮食上却离不开香料。有资料表明,在当时“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至30克”。


    其次,是奥斯曼帝国对东西商路的阻断。15世纪中叶,地中海东部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占领了西亚、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地区,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而这个要道是西方贸易的生命线,因而西方人急于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道。此外,地理大发现也包含有基督教传教的目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的各位欧洲探险家,大体上采用的是一种“私人集资”的方式,高投入,高风险,故而逐利的心态极其强烈。


    而郑和不同。有专家将七下西洋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次下西洋活动,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即巩固帝位。这一目的又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踪迹建文帝”,以去成祖心病;二是“耀兵示富”,宣扬国威,促使诸国来朝。后四次下西洋则变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并重。总体上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政治的而非经济的。中国的封建经济“没有对海外商品和市场的需要”。船队所进行的贸易,也被一些研究者批评为“只要面子,不顾成本”。这是中国当时内向型的国家政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