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清历史

清朝的抬旗是什么意思?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0:58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抬旗,是指改变旗人旗籍,以提高其出身的一种制度。八旗制度确定时只有四旗;正红旗、正白旗、正蓝旗、正黄旗等四旗,之后细在原有的四旗加上“镶”,共成八旗。其中正黄旗、正白旗及镶黄旗称上三旗,其余五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红旗、镶红旗)称下五旗。康熙朝后,皇后(包括被追封皇后)和贵妃其母家在下五旗及其他民族者,皆编入上三旗以提高身份,称之为抬旗。较有名的例子是清末咸丰帝的遗孀慈禧太后。她的家族叶赫那拉氏原出自于下五旗之一的镶蓝旗,之后随着她的掌权而被抬入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


    抬旗是清朝一项褒奖政策,对于立功的人,如果是汉人包衣,可升为汉八旗。若是汉八旗,可变为满八旗。若是下五旗,也有可能提为上三旗。就是将身份提高一级,这就叫“抬旗”。而“出旗”这项“福利”措施则是只针对于汉八旗的。

    抬旗与出旗是八旗制度演变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对包衣乃至八旗本身之影响更非同小可。当然这均是满族统治者的决定及所颁布一系列政策的结果。


    乾隆七年发布的一条诏令,允许汉八旗的旗人“自愿”出旗为民,因为旗人是不许自己出去找工作,只能白吃皇粮的,怕耽误了有学问有手艺的汉人发家致富迈向成功,所以允许他们出旗。诏书写的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不想再白养着这些人吃干饭,让他们“出旗”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乾隆七年发布的这条允许出旗的诏令还算比较委婉的。过了十几年,到了乾隆二十三年,又发布了一条诏令,这次可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昭告:“八旗汉军年老残疾不能当差,以及差使平常不堪教养者,俱令为民。”上次还允许“自愿”,这回连“自愿”都不行了,直接采取强制性措施。大批汉八旗自此被扫地出门,自谋职业发家致富迈向成功去喽。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