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现代史

建国初期为什么会发行“3元人民币”?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1:00

    近日,很多网友在网上贴出一张“三元人民币”纸钞,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其实,四九建政后,仅第二套人民币出现过3元面值,从数学上讲,不需要3元面值的币种,为何还要发行?

 

1、人民币委托苏联代印,苏方提出增加符合苏联文化传统的3元钞票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面值大、种类多,且防伪性差,1950年,政务院着手设计新版人民币,鉴于中国当时尚不具备印制精美钞票的能力,故委托苏联代印,苏联就此提出,希望中国增加3元面值的钞票,为让苏方尽快交货,中方同意了这个要求,并“用原来十元券图案(井冈山)改做三元版用”,这个3元钞票也就是所谓的“苏三币”。

 

    从世界范围看,3元面值的钞票是比较罕见的,苏联之所以采用,与其历史文化有关。在斯拉夫传统中,“3”被看做是完美的象征,如俄罗斯有“大地是由三条大鲸背着”的传说,用数字“3”指代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等,从沙俄时代至苏联解体,面值为3卢布的钞票至少有20种。此外,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从色彩、花纹,乃至尺寸(苏联人比中国人手掌大,使用的卢布票幅较大,“苏三币”票面72*160mm,大小相当于第五套人民币50元钞票),全借鉴自1947年版卢布。

 

   3元币的出现,也与陈云向中央的建议有关,陈云说,“台湾尚未收复,港澳与我国陆地相连,美蒋不断利用空投与经由港澳走私,向我国境内散播假票,以破坏人民币信用,同时台敌在美国援助下,可以在技术上把假票印成与真票完全近似,老百姓不可能区别真伪”,因此“我们发行的票子面额越大,则空投与私运同一体积与重量的假票,其金额数目也就越大。”“为减少假票的影响与损失”,陈云建议,“拟在新币发行时暂不发行五元以上大票,但只发一元券又太小,故拟增发三元券一种以资调剂。”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已设计好的100元、50元钞票都未问世,仅增设10元为最大面值,但综合而言,当时的主要考虑,仍是为满足苏方要求,陈云所提到的3元券承载的诸功能,传统的2元券其实完全能够承载。

 

    1955年,包括3元面值在内的11种新版人民币发行,规定1万元旧币兑换1元新币,对于新币的设计,“群众”有两个意见,一是为什么不在钞票上印毛主席,二是为什么钞票上不用庆祝节日时的天安门。 李先念为此致信周恩来,表示毛主席不赞成在钞票上印他的像,没办法满足群众要求;而天安门景观多变,也还是用平日的天安门较好,周恩来对这个意见批示“同意”,第二套人民币设计遂成定案。

 

2、中苏交恶,苏联利用钢板印制真“伪钞”,中国停用第二套人民币

 

    至于第二套人民币的印制,小面值钞票由苏联提供设备和做好防伪水印的印钞纸,油墨材料从香港购买,大面值的3元、5元和10元钞票则先在苏联印好,再运回国内,苏联前后共代印10元钞票5亿张、5元钞票5亿张、3元钞票10亿张。中国知这此非长久之策,故在1956年暗中设计了一种5元钞票的备用版,以防万一。

 

    果然不久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要求苏联交还代印人民币的钢板,苏联借口“保存资料”,予以拒绝。同时,在与苏联接壤的新疆、东北一些地方,出现大量人民币假钞,为防止苏联继续印制“真版伪钞”,中国从1964年开始回收3元、5元和10元的钞票,并筹备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没有了苏联提供的印钞纸,市面上小额钞票也出现短缺,为应对这种紧急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加快研发速度,终于自制出“空心星满版水印纸”,第一次拥有了自制钞票的能力,1962年,备用版5元也印制发行。

 

    面值为3元的人民币从1955年发行,至1964年废止,前后流通仅9年,从数学上来说,只要有1、2、5和10,就能组合成1—9的任意数字,3显然是多余的,此后的几套人民币,都不再发行不实用的3元钞票。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