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亚洲历史

朝鲜王朝的概述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2 23:03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朝鲜王朝(朝鲜语:조선왕조,1392—1910年),是以朝鲜族为主体,统一朝鲜半岛的封建社会君主制国家。国君姓李,也称李朝。1896年,时任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宣布独立。翌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下面是故宫历史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朝鲜王朝的概述,希望对你有用!


朝鲜王朝的概述


  朝鲜王朝的概述

  1388年5月年王氏高丽将领李成桂发动兵变,背元投明,经几度废立,自掌大权,改国号朝鲜。


  最初,定都于高丽故都开京(今开城“개성”)。1395年,迁都于汉阳。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阳(后改称汉城,今称首尔。)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和平壤战场等一系列关键战役中,大清帝国惨败于日本国。最终大清帝国在《马关条约》中。承认朝鲜王国独立。1896年,时任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宣布独立。翌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韩国,李氏朝鲜灭亡。李氏朝鲜历经27代,共519年。


  2007年,韩国皇室后裔李海瑗在首尔登基为“朝鲜女皇”,追尊先代族长李玖为大韩皇帝,庙号朝鲜哀宗。发誓光复大韩王朝正统。但未获得世界各国承认。


  朝鲜王朝的历史文化

  建国


  辛褕派都统使李成桂北渡鸭绿江进攻辽东。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于是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流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1392年7月16日,在高丽左侍中裴克廉、以及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


  李成桂派使向明朝上表,称高丽国王昏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朱元璋则口气冷漠,道“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作王。我不问,教他自作,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李成桂定国号——“朝鲜”。


  西北四郡


  15世纪上半叶,在朝鲜半岛西北部,朝鲜由作为两国传统边界的鸭绿江口沿江上溯到鸭绿江中上游,控制了江的东、南岸,于这一地区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闾延郡(1416年)、慈城郡(1433年,闾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年,闾延郡东南)、姚芮郡(1443年,闾延郡西南、今江界和楚山之间) 。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16座大城,25个小堡,从朝鲜南方强制迁徙大量居民在该地区定居,逐步实施对北部地区的有效控制。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东北六镇


  在朝鲜半岛东北部,朝鲜在几次边界争执中均以公崄镇作为划界要求。但实际上从公崄镇以北直至图们江的广大地区,都逐渐为朝鲜蚕食,明朝对此基本上没有激烈反应。朝鲜通过对这一地区女真人的大力招抚,控制了图们江的东南沿岸,先后设立了庆源(1434年)、会宁(1434年)、钟城(1435年)、庆兴(1437年)、稳城(1440年)、富宁(1449年)6个军镇,合称“东北六镇”。


  朝鲜在图们江南岸的女真属地建立六镇,始于女真猛哥帖木儿被害之后。诱杀把儿逊后,朝鲜不敌女真部落的报复,于1410 年将庆源府移于镜城,“兵马使无与守者,遂罢其镇”。1433年猛哥帖木儿遇害后,建州女真实力大为削弱,1434 年朝鲜趁机迅速将庆源府北移至苏多老;将原置于石幕的宁北镇移至伯颜愁所,后又移至阿木河(斡木河) ,置会宁镇。1435 年,朝鲜在伯颜愁所的宁北镇设钟城郡,以镇节使兼知郡事,后将该郡移至愁州,升为都护府。1437 年,朝鲜于孔州置庆兴郡,后升为都护府。1440 年,朝鲜于多稳置稳城郡,“徙庆源及吉州以南,安边以北各官户实之”,翌年升为都护府。1449 年,朝鲜于石幕增设富宁镇。


  至此,朝鲜在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置成六镇,并采取了招募民夫修筑邑城、设置镇堡等措施来巩固对新开拓地域的管理。朝鲜沿图们江,从会宁的秃山烟台起,直至庆源训戎镇修筑了数百里长城和数十个城堡(李朝长城),并颁布实施优惠政策动员南部地区人口向六镇迁移,不断加强北部六镇地区的防卫和开发。


  朝鲜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会宁、富宁、姚城、稳城、庆源、庆兴六镇,标志着今图们江中下游地区的中、朝两国东段边界线的形成。《世宗实录》记载:“设四邑,我祖宗肇基之地,以豆满江为界......”


  士祸和党争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矛盾不断激化,最终拉开了朝鲜党争的序幕。


  燕山君被废黜后,勋旧派权势如日中天。随着勋旧派人物的不断逝去,士林派开始崛起。朝鲜中宗时代,士林派因王位继承人问题,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姚荥植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姚雍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纷繁复杂。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后宫专政


  国王的正室称王后。法定继承人称为世子,先王妃称王大妃或大妃,再前任王妃称为大王大妃。在王妃之下,依次分嫔、贵人、昭仪、淑仪、昭容、淑容、昭媛、淑媛。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睿宗、成宗、明宗、纯祖、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或大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敬嫔朴氏、文定王后,肃宗时的张禧嫔,高宗时的明成王妃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开京姚氏、清州韩氏、坡平尹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


  对外关系


  在对外政策方面,对于日本则采取敌视的态度。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朝鲜遭到倭袭,朝鲜出兵驱逐倭寇。1627年和1636年,朝鲜又先后两次遭到北方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入侵,明朝无力,朝鲜承认后金为兄朝鲜为弟的两国关系。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要求朝鲜朝贡并出兵助其进攻明朝,朝鲜不接受清朝的要求且不承认皇太极为皇帝。


  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开放门户。1894年,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成为近代国家。1897年,朝鲜高宗大王李熙登基称帝,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成为皇帝。


  朝鲜王朝的行政区划

  朝鲜八道示意图朝鲜历代都把全国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


  朝鲜时代的八道如下:


  京畿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


  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


  全罗道,含全州牧、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


  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


  黄海道,含黄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黄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镜道(宁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


  道之下设州、府、郡、县。 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五道再分左右两道。宁安道(咸镜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部。


  除了行政划分以外,古代朝鲜还按传统习惯将全国划为六个大区:关北(咸镜道、平安道);关西(黄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关东(江原道太白山以东的部分,又称岭东);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罗道);岭南(庆尚道)


  高宗时期,曾实行过两次行政改革,一道把朝鲜八道分为23府,但后来又再改成13道,即把平安、庆尚、咸镜、全罗、忠清五道划分为南北两道,成为十三道。


  在日据时代,朝鲜全境归朝鲜总督府管理,朝鲜总督府将汉城府废为京城,汉城府辖区降为京畿道的一个郡,一直到日本投降。其时朝鲜行政区为13道,218个郡,2202个面、28,498个里。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