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历史事件

1940年8月21日:托洛茨基被刺杀

编辑:fsxoyo发布时间:2023-06-03 00:44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俄语:ЛевДавидовичТроцкий,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1日),本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施泰因(ЛевДавидовичБронштейн),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十月革命指挥者、苏联红军缔造者和第四国际精神领袖,革命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和作家,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独创性发展闻名于世。

1917年8月,担任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担任外交人民委员、海陆军人民委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列宁逝世后,被排挤出联共(布)领导核心,后流亡海外。1940年被刺杀于墨西哥城。

主要著作

托洛茨基在1929~1940年的流亡期间写下了大量具有伟大启发性的著作。(例如,尽管苏联当权者歪曲了社会主义多年,在二次大战后苏联境内仍有一些工人,只是偷偷看到了托洛茨基的部分著作后,就走上了反对斯大林集团的革命社会主义道路,在左翼反对派的历史影响下苏联国内一直有零星的地下左翼反对派在积极运动,直至苏联解体,可见其巨大影响力。)

托洛茨基最重要的著作(部分):

1、《被背叛的革命》(1936)。以分析苏联的所有重要方面(革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为中心,紧紧围绕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前途,堪称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列宁《国家与革命》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继承发展。

2、《俄国革命史》(1930)。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极为详实的真实记录,大量对普通工人与士兵的观察来自作者本人的亲身参与(他本人就是俄国革命中富有戏剧性的著名“演员”之一。作者用尽可能客观的笔调写这部历史著作,以至于自己出场的画面竟然写得很少,只要涉及到自己都用第三人称记述)。

3、《列宁以后的第三国际》(又名《共产国际纲领批判》)(1928)。这个小册子是写给共产国际六大的批判提纲,由此共产国际的重大路线斗争才公开出来,但只限量复印了一部分给与会代表,而且不久后又回收上去了。这一著作不仅仅在于抨击了列宁以后的共产国际的修正主义路线,而且阐述了革命无产阶级自己的纲领和战略战术思想,具有长久的历史理论价值。

内容具体不说,仅举一例,当时美国共产党代表设法“骗”到了一份,看了之后当即热烈支持托洛茨基,并把这份文件带回美国,迅速得到一批美国工人运动干部的支持,由此开创了美国托派共产主义运动。30年代一度占据该国工人运动支配地位的智利伊达尔戈派共产党也是从接受托洛茨基的共产国际纲领批判开始,热烈接受托派主张。

4、《总结与前瞻》(1906)。以"总结"1905年革命为名,第一次论述了"不断革命"论。他在《自传》中认为这本书是"当时论证不断革命的理论方面一篇最完善的表述"。认为俄国的民主革命必然要由工人阶级来领导,以无产阶级专政来完成,并由此发展成社会主义革命。

5、《1905》(1906)。描述1905年俄国革命。与《俄国革命史》具有类似的重要性。

6、《文学与革命》。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如前所述。

7、《斯大林与中国革命》(1930)。对初步了解本国现代革命史的中国人来说,此书更有现实启发性。中国大革命(1925到1927)的失败对20世纪中国历史影响极深,而中国人却对这位与斯大林有同等重要性(不论正反意义,仅从重要性而言)的革命领导者的分析孤陋寡闻。

评论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