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是什么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历史渊源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长调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有关长调的记载。
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笋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
其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
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趋势可概括为:以短调民歌为基础,以长调民歌为创新。
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是长调民歌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也是蒙古族整体音乐文化风格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大约自公元18世纪(清朝中后期)起,随着历史变革及发展,北方草原与中原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间的融合交流步伐加快。中原地区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渗透到部分北方草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调叙事歌、长篇说唱歌曲等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持了其自身特色且更加成熟。
20世纪,蒙古族长调民歌承载着的是蒙古民族的历史,更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和思想的载体。
取材内容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体现的是蒙古族延续至今的生活方式。
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取材内容大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演唱方法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表演者穿蒙古长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
在蒙古长调里,除了旋律本身所具有的华彩装饰(如前依音、后依音、滑音、回音等)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形成的旋律装饰,蒙古语称为“诺古拉”,可译为“波折音”,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特点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在蒙古社会享有独特和受人推崇的地位。长调是抒情歌曲,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
大量使用装饰音和假声,悠长持续的流动性旋律包含着丰富的节奏变化,极为宽广的音域和即兴创作形式。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