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典故
中国文化 世界文化 历史典故 民间故事

最新文章

  • 古代女子断发是什么意思
    古代女子断发是什么意思

    在当代,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可以自如地决定自己头发的长短,而在古代不同,古代的女子是不可以轻易断发的,那么如果断发了,是说明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孝经》里面最为简单、也是流传度最广的一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我们的身体、皮肤甚至头上的一根头发,都是父母给的,不可以随便损伤,否则就是对..

    历史典故 2023-06-03
  • 哪吒为什么被称为三太子
    哪吒为什么被称为三太子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剧中既顽皮又本领强大的哪吒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事不在孙悟空之下。随着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大热,哪吒这个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让人不解的是大家都叫他“哪吒三太子”,对于太子这个称谓,我们联想到的肯定是皇帝的继承人,在古代能继承皇位的皇子才..

    历史典故 2023-06-03
  • 男凹女凸指的是什么
    男凹女凸指的是什么

    说到一句俗语叫“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还是有说法的,有的人应该听过这句话,但是也有人听说过这句话,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叫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男凹女凸又指那个部位呢? 古往今来,谈婚论嫁都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大部..

    历史典故 2023-06-03
  • 医生为什么叫郎中
    医生为什么叫郎中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郎中本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

    历史典故 2023-06-03
  • 缠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缠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古代,女子以小脚为美,“三寸金莲”就是用来形容女子小脚的,“三寸金莲”也叫缠足,古代女子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 一般女子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三寸金莲”名字虽美,但是却残害了中国古代无数的女子。 ..

    历史典故 2023-06-03
  •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大会有十八种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越来越美呢?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那么“十八”是指..

    历史典故 2023-06-03
  •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楚。 汉语中还有一个词语也是用来称呼妻妾的,那就是“家累”。《土风录》:“妻孥谓之家累。..

    历史典故 2023-06-03
  •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典故由来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典故由来

    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传世的名言,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后人感慨这“难得糊涂”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卫人嫁女的典故
    《韩非子》中卫人嫁女的典故

    卫人嫁女是一个寓言典故,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是说现在的为官者,多类似于这个卫国人“必私积聚!”。说明那个时候的当官者就有贪污的现象,把“公家的财物”据为己有,把本应属于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其结果是必然“为多私而出之”,轻者被赶出,重者丢了卿卿性命。 原文 卫人嫁其子而教..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典故
    《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典故

    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五蠹》。此故事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农..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买椟还珠的典故
    《韩非子》中买椟还珠的典故

    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一鸣惊人的典故
    《韩非子》中一鸣惊人的典故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原文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滥竽充数的典故
    《韩非子》中滥竽充数的典故

    滥竽充数,汉语成语,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典故
    《韩非子》中郑人买履的典故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是说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智子疑邻的典故
    《韩非子》中智子疑邻的典故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有一天下雨那个富人家的墙被毁坏。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会..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三人言虎的典故
    《韩非子》中三人言虎的典故

    三人成虎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此典故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又作“三人成虎”。(释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的有老虎。 原文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
    《韩非子》中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出自《韩非子·喻老》《扁鹊见蔡桓公》,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引用:“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扁鹊见蔡桓公》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典故
    《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典故

    自相矛盾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自于《韩非子·难势》,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随便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

    历史典故 2023-06-03
  • 《韩非子》中宋人酤酒的典故
    《韩非子》中宋人酤酒的典故

    这则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由卖酒的浅显事物而推论出治国的高深道理,用恶犬、猛狗来比喻那些伤害忠臣、阻挡忠谏的佞臣、权奸,指出正是这些邪恶小人蒙蔽、挟持了君主,使他们听不见治国的良策,亲近不了敬献忠言的贤臣。要得国之昌盛,就要“清君侧”、除恶狗。这便是“狗猛酒酸”的深刻道..

    历史典故 2023-06-03